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我国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人民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以热爱祖国和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你认为当前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中国与部分国家研发支出(占GDP的百分比)图2 中国与部分国家竞争力指标得分
注:201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超过2%。注:分值满分为7。
材料二 广东新型科研机构H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完全按照企业经营模式运作,自负盈亏;所有员工按照业绩进行激励,以专利成果、技术入股的方式,开展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让创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为当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了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仅用5年,H的收入便从千万元增长到10亿元量级,并孵化出了一批高成长型企业。
(1)解读材料一中我国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和《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为紧迫的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请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对此进行论证。
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山东省开展“山东好人,每周之星”推荐评选活动。胜利油田退休工人谢树华就是“山东好人”之一,他好事干了一辈子,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琐事,诠释了他“做好事,就快乐”的幸福生活。
材料二 2012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学习的通知。“我身上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我们有中国人最美好的传统——善良。”张丽莉老师以勇敢的护救谱写了美丽动人的人生诗篇。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向张丽莉学习活动,就是要大力弘扬她热爱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情怀,以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人生价值,共同书写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精神史诗。
(1)谢树华的事迹对我们青年学生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何启示?
(2)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张丽莉的崇高情怀。
(3)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为有效开展学习张丽莉活动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雾霾天气,面积一度达到143万平方公里,雾霾天气甚至波及周边国家。这些地区居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这次雾霾天气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一方面,85%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炼钢、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另一方面,北方居民冬天燃煤供暖排放二氧化硫,物流业快速增长、私家车快速增长等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剧增,我国内地汽油质量标准低,硫含量比欧洲高15倍,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危害。
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提出政府防治雾霾灾害可采取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党和政府怎样才能又好又快打造出美丽中国?
材料一 2012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1年一年来国家出台实施促进西藏、新疆等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制定实施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12年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和发展少数民族事业规划。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材料二援藏干部是一个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肩负神圣使命和重大责任的特殊群体,是西藏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藏改革发展稳定事业的骨干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意义。
(2)假如你是一位援藏干部,请从政治、经济角度为西藏的发展献计献策。
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短短几十年实现了跨越上千年的发展奇迹。据统计,1959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达到2 000多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2%,期间西藏年生产总值由1.74亿元增长到507.46亿元,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35元达到4 138.7元。“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在西藏财政投入力度,建设重点项目188个,覆盖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体系、能源、交通、水利、农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
(1)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探寻“十一五”以来西藏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原因。
(2)有人说:“民族睦,国家兴;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民族之间就团结和睦。”请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