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天上,愿为一颗星。他们在地上,愿为一盏灯。不怕显得多么渺小,只要尽其可能。唯因不被承认才格外勇敢真诚,即使像眼泪一样跌碎,敏感的大地处处仍有持久而悠远的回声。——舒婷《献给我的同代人》这段优美的话语
①发挥了首创精神,肯定了主观能动性在人们成功道路上的积极作用
②陶冶了人的情操,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③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④似春雨般润物,激励人们塑造美好人生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提法符合上题哲学道理的做法有
| A.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 B.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
| C.因材施教 | D.牵牛要牵牛鼻子 |
2010年元月,寒潮席卷大半个中国。在极寒气候中,抗寒耐冻能力较强的柑橘品种损失较小。有关专家指出,柑橘选种,必须因地制宜。这告诉我们
| A.办事情必须正确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
| B.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
| C.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
| D.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
一艘轮船在航行中遇到了风暴,船长大声喊道:“谁会祈祷?”船上的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我会!”船长说:“那好,你就开始祈祷吧!其他的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因为正巧差一个救生圈!”从哲学角度看,船长的做法
| A.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 B.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
| C.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肯定 | D.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讽刺 |
由于连日暴雪,2010年1月3日晚,由哈尔滨开往包头的1814次客运列车被困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商都县。在3000多名救援人员的努力下,经过30多个小时的紧急救援,被困在车上的1400名乘客全部安全获救。据此回答16-17题。这一事故救援过程是
①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②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③人们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 ④人们探索自然规律的活动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在寒潮雪灾面前,救援人员展示出来的奉献精神,将成为我们不断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不竭精神动力。因为
|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
| B.精神的力量大于物质力量 |
| C.自然灾害是可以消除的 |
| D.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
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名句,下列说法与此名句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 A.量体裁衣 | B.积劳成疾 |
|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 D.对症下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