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2-COOH,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
| A.水解 | B.酯化 | C.加成 | D.氧化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 A |
鉴别Al3+和Fe3+ |
分别加入过量NaOH溶液 |
| B |
比较Fe和Cu的金属活动性 |
分别加入浓硝酸 |
| C |
证明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是通入了SO2 |
将褪色后的溶液再加热 |
| D |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酸 |
加饱和NaOH溶液,蒸馏 |
常温下,对于0.1 mol.L-1pH= 10的Na2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CO2,溶液pH减小 |
B.加入NaOH固体, 增大 |
| C.由水电离的c(OH-) = 1×10-10 mol.L-1 |
| D.溶液中:c(CO32-)>c(OH-)>c(HCO3-)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
| B.粗铜精炼时,电解液中的c(Cu2+)保持不变 |
| C.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定容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
| D.向含有少量Fe3+的MgCl2酸性溶液中加入MgCO3,可将Fe3+转化成Fe(OH)3除去 |
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 元素 |
相关信息 |
| X |
X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4,中子数为8 |
| Y |
Y与X同周期,且它的一种氧化物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
| Z |
Z的单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 |
| W |
W的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电子层数的4倍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 X>Y,离子半径:W>Z
B.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Z> Y>X
C.Y的最高正价含氧酸,可由它的氢化物为原料来制取
D.W的单质与X的一种氧化物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下列实验过程中曲线变化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Na2C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
| B.②表示溴水中滴入Na2SO3溶液 |
| C.③表示HCl和MgCl2溶液中滴入氨水 |
D.④表示一定条件下反应:2SO2+O2 2SO3 ΔH< 0 ,达平衡后,增大压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