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野望
王维(唐)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诗歌的前三联写出了雨后原野 、 的特点?
诗歌的尾联画龙点晴,静态画面中融入了动态之美。试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古诗阅读]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的《蝉》从题材上看是一首 诗。诗人用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来表现自身的 品格,这是典型的 手法。
请你说说诗歌后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
怀念花溪
你有没有看见过花溪的水
蓝色 如同宝石
如同矢车菊的花瓣
在云贵高原上摇曳
鸟儿的歌声从山那边飘来
飘来四月
花溪的水从东流到西
又悄悄的流回他们的巢定
四月金黄的花海
就在溪畔生长
直长到贴近蓝色的天空
爱梦的女孩
就在花蕊的中央做梦
请随我在没有栅栏的春天远行
驾驶童年的那只蜻蜒
你看溪底的水草疯狂地舞蹈
像自由的女妖倾泻她们的激情
我想知道
还有没有另外的人
和我一样
在选芙丽的水进成长
如果是五月
绵绵细雨北会涨满它的,心房
涨满它多情的愿望
我在十月南方的人群之中
抬头看见天边的花澳
那风和阳光的声音将诗歌吟唱
心灵在清澈之中开始激踌
我知道
即使寒冬降临、大雪纷飞
花癯也依然碧绿
运载若采朵雪花
流向远方……
阅读上面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阅读唐朝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歌,完成下题。(6分)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 与“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在表现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2分)( )
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C.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2) “曲径通幽处”一句,对“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竹”。编者选用“曲”而不用“竹”,你认为这两个词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分)
(3) 请说出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意图。(2分)
古诗鉴赏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草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该诗的第二句中。“惊”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诗的后两句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结合诗歌内容,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词题为“壮词”,“壮”在它形象地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气、壮阔的战斗生活,道出了英雄渴望杀敌报国的一片壮心。 |
B.“八百里”出自《世说新语》,用典贴切,描绘了秋天沙场点兵场面的辽阔、宏大与苍凉,烘托出一幅肃杀、庄严的战争画面。 |
C.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与之前的梦境形成鲜明对比,情感由雄壮变得悲壮,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悲愤跃然纸上。 |
D.全词虚实结合,首尾写实,“梦回吹角连营”一句即写梦境,激情直泻,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常规写法,凸显艺术上的独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