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山寺夜起
(清)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生动描写了烟雾,诗人笔下的烟雾有什么特点,请用简洁词语加以概括。
                                                                           
阅读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 绿,清夜子规啼。浮客 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 ②平仲:银杏的别称。③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1)"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   

(2)"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敷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作者是东晋诗人    (人名)。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屋舍俨 俨然   

②便扶   

(3)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描绘的桃林美景有何作用?

(4)在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很久?

(5)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为什么它具有这样永恒的魅力?

古诗词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    三个字,写出了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名句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古诗阅读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幽篁""深林""明月"这些景物,描绘出一幅什么图景?

(2)诗人选择"独坐""人不知"的隐居生活,为什么却不觉得孤独?

阅读《满江红》,完成各题。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这首词的作者是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3)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