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能在根本上加以解释的是 ( )
| A.遗传和变异的原因 | B.人工选择 | C.生存斗争 | D.生物的适应性 |
某二倍体动物有n对同源染色体,若每对同源染色体只含一对基因是杂合的,且等位基因具有显隐性关系。则该动物经减数分裂形成遗传信息不同的配子种类数及配子中全部为显性基因的概率依次为
A.n2,![]() |
B.2n,![]() |
C.2n,![]() |
D.2n,![]() |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
C.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如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
| B.此细胞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
| C.此细胞可能形成2种精子或1种卵细胞 |
|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4个染色体组 |
某动物的精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条数、四分体个数、染色单体条数、DNA分子个数分别是
| A.32、8、32、64 | B.32、16、64、64 |
| C.16、8、32、32 | D.16、0、32、32 |
玉米籽粒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相关物质的合成途径如下图。基因M、N和P及它们的等位基因依次分布在第9、10、5号染色体上。现有一红色籽粒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色∶红色∶白色=0∶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
| A.MMNNPP | B.MmNnPP | C.MmNNpp | D.MmNn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