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中a、b、c、d表示人体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cd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
B.bc都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C.abcd都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
D.bc决定了人类的性别比例为1:1 |
某学校共有学生1300人,红绿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约为8%,700名女生中有患者25人,携带者有50人,则男生中色盲的人数应为
A.30 | B.54 | C.60 | D.108 |
将DNA双链都用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入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A.1小时 | B.1.6小时 | C.2小时 | D.4小时 |
下图1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与② | B.①与③ |
C.②与③ | D.②与④ |
果蝇的基因A、a控制体色,B、b控制翅型,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且基因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1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1∶1。当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6∶2∶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黑身和长翅
B.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个体占的比例为1/4
C.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四种
D.F2中的黑身残翅果蝇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