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的电鳗有放电的现象,其电能的直接来源是 ( )
A.由热能转变而来 |
B.由光能转变而来 |
C.由ATP转变成ADP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 |
D.由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 |
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不论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
B.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
C.二倍体无子蕃茄的获得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
D.冠心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 |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核糖体都是既含有核酸又含有膜的细胞器 |
B.核孔可以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
C.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
D.内质网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X1过程的生物是具有叶绿体的生物 |
B.X3过程表示第二营养级摄人有机物中的能量 |
C.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通过Z2传递给分解者加以利用 |
D.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X3/X2表示 |
如下图所示图1为神经元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1表示静息电位时的神经纤维,则I侧电位为正,Ⅱ侧电位为负 |
B.若图1表示兴奋部位的神经纤维,则膜电位的变化与运输Na+的A有关 |
C.图2中D一般为糖蛋白,C与D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
D.图2中C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并以扩散的形式由E膜向F膜移动 |
调查某豌豆种群中一对相对性状(甲、乙性状)的频率,发现甲性状占50%,其余均为乙性状。若分别取足够多数量的甲、乙两种性状的个体分别自交,发现50%乙性状的子代产生甲性状,而甲性状的子代未发现乙性状。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甲性状相对于乙性状为隐性 |
B.乙性状个体子代中出现甲性状是性状分离现象 |
C.采用样方法调查这两种性状所占比例,即可推断基因型比例 |
D.该种群杂合子占25%,且甲性状的基因频率高于乙性状的基因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