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蚜虫体型微小,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为了监测棉蚜虫害,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5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花和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调查期间棉蚜虫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
B.调查棉蚜虫种群数量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
C.在7月5日左右棉蚜虫种群增长率最大 |
D.2175.6只/株一定是该棉田的环境容纳量 |
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 |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 |
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 |
右下图为一天当中某密闭温室内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只考虑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该曲线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BC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缓慢,可能原因是BC段的气温比AB段低,导致BC段呼吸作用比较弱 |
B.图中G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
C.EF段浓度下降较慢的最可能原因是蒸腾作用太强, 由于缺水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所致 |
D.从图中信息可判断出一天当中O2浓度最低的时刻是D点,O2浓度最高的时刻是G点 |
右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晚间550 nm波长绿光照射行道树,目的是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氧气量
②白光中450 nm波长的光比白光更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③纸层析分离的色素带中胡萝卜素最窄
④土壤中缺乏镁时,420~47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
⑤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减少
A.①②⑤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
右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与③相同的化学基团只有磷酸基,不同的是五碳糖 |
B.促进转录过程的酶为RNA聚合酶,①移动的方向从右向左 |
C.某基因含96个脱氧核苷酸,则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最多有3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
D.转录完成后,结构④需通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 |
利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实验,为避免其自花授粉,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花蕾期不去雄蕊②花蕾期去掉雄蕊③花蕾期套上纸袋④花蕾期不套纸袋⑤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⑥待花成熟时,拿开纸袋任其在自然状况下传粉受精
A.②④⑤ | B.②③⑤ | C.①③⑥ | D.②④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