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1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2是一动物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①、③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        
(2)图2中该动物种群的K值为    ,当该动物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    
(3)“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使全球再次聚焦碳排放问题,呼吁人们积极行动起来,
力求减少图1中    (填序号)的碳排放量。
(4)该生态系统稳定性主要与图1中   (填序号)复杂程度有关。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家族进行某种人类遗传病的调查,结果如下:
父亲李有皮肤病,母亲梅皮肤正常。 李和梅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她和父亲一样患有皮肤病。梅的姐姐也有皮肤病,但梅的父母没有。李有个哥哥的皮肤是正常的,但有个姐姐也患有皮肤病。李的妈妈有皮肤病,而李的爸爸没有皮肤病。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画出李一家三代与皮肤病相关的遗传系谱图(要求标出每一个成员)
(图式:□正常男性、○正常女性、■男患者、●女患者)
(2)该皮肤病的遗传方式是遗传。李哥与梅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几率是
(3)不同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不同,从下图可知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尝试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取上图中的病进行调查,调查样本的选择还需注意

某小组用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他们将一组金鱼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在不同室温下,均可观察到在光下有气泡放出。他们以太阳灯(冷光源)作为光源,移动太阳灯使之与大试管的距离不同,实验结果如图甲,请分析并回答:

甲乙
(1)该实验研究的是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以为指标衡量光合速率。
(2)图甲中A点的C3含量(大于/小于/等于)C点,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B点将向(左/右)移动。
(3)该小组分离出金鱼藻中的叶绿体(见图乙叶绿体的模式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结构D上发生的能量转换为

人类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下图是Ⅰ型、Ⅱ型两种糖尿病部分发病机理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物质是。②表示的结构是。正常情况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结构②活动加强,据图分析,影响②发挥作用的主要物质和结构有ATP、
(2)如果图中靶细胞是肝细胞,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作用于肝脏细胞的激素主要是

(3)研究发现某抗原的结构酷似胰岛B细胞膜的某结构,则因该抗原刺激机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而导致的糖尿病属(填Ⅰ型或Ⅱ型)糖尿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疾病属于
病。在临床中(填Ⅰ型或Ⅱ型)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4)在用15N标记的氨基酸研究①物质合成和分泌的过程时,发现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

线虫是所有蠕虫的通称,土壤中的线虫对环境变化敏感,分布广泛,是一种土壤污染程度的指示生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土壤线虫的食性多样,这对促进生态系统的两大重要功能,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
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自由生活的线虫能促进土壤有机物的降解,这些线虫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2)若要调查土壤中线虫的种类和数量,可采用淘洗-过筛-离心的方法分离提取线虫,在解剖镜下观察,对观察到的线虫进行,如果调查结果显示线虫的种类减少,并且能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线虫呈增多趋势,说明被调查的土壤
(3)图示某项研究的实验结果,图中Cu50表示每Kg干土中添加50mg的Cu, 不施加铜的为对照处理。本项研究探究的问题是。为保证上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的每个处理需重复3次,则实验者应设置实验组的样本数为个。通过图中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是

马蛔虫作为实验材料常用于研究细胞的增殖,下图一表示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中DNA和mRNA的含量变化;图二是用显微镜所观察到的卵巢切片图像,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进行的研究中,为区别DNA和RNA,用于标记DNA的物质最好是。分裂期的细胞中mRNA含量较低的最可能原因是
(2)图一中C时期细胞核内DNA、染色体与染色体单体数目之比为,这种比例将维持到细胞分裂的期(写出具体的分裂时期)才可能开始变化。
(3)依图一所示,细胞中核糖体活动旺盛的时期可能是(从a – e中选填)
(4)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成发生在减数期,图二中细胞1分裂结束后能产生
种类型的卵细胞。
(5)图二中细胞1与细胞3中染色体相比较,最显著的区别是
(6)请在图中坐标系上画出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
(此时纵轴表示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相对含量,假定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