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甲型H1N1再次让全世界对流感恐慌,流感的预防和治疗也再次成为世界各国的热点。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该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
B.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均为单克隆抗体 |
C.将等量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成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
D.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均使感染者发烧,因此两者抗原相同 |
小白鼠在实验前后的血糖含量变化如图所示,纵坐标为血糖浓度(mg/dL),横坐标为时间(h),则T1时刻注入的激素、T2时刻小白鼠最可能出现的症状分别是
A.甲状腺激素、异常兴奋 | B.胰岛素、惊厥和昏迷 |
C.胰高血糖素、惊厥和昏迷 | D.肾上腺素、正常 |
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l-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前、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递方向的图示是
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任一反射都需B、C、D三种类型神经细胞参与
B.在细胞A处给与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可以产生反应
D.兴奋在细胞B、C、D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下列有关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神经递质 |
B.由于机体免疫过强,过敏反应时常引起细胞损伤和组织水肿 |
C.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水盐平衡中枢兴奋形成渴觉 |
D.学习是人和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不断接受环境刺激形成新行为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