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min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下表)。
| 加热的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 甲杯水温/℃ |
25 |
27 |
29 |
32 |
34 |
36 |
38 |
| 乙杯水温/℃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为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___。
(3)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我们制定了两个计划:
A.让研究对象都吸收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B.让研究对象都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⑴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适量的水和煤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仪器。
⑵能够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本次实验成败的关键。在提供的热源中,你认为选用比较合理,理由是。
⑶从两个计划中,任选一个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 烧杯号 |
液体 |
质量/克 |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分 |
| 1 |
水 |
300 |
20 |
30 |
12 |
| 2 |
水 |
150 |
20 |
30 |
6 |
| 3 |
煤油 |
300 |
20 |
30 |
6 |
| 4 |
煤油 |
300 |
20 |
25 |
3 |
(1)分析比较_________(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2)分别分析比较1,2和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结合(1)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有关系.
如图的两幅图中,反映了哪些共同的物理知识?

(a)从滑梯滑下,速度越来越快,同时臀部有灼热感
(b)高温燃气推动火箭腾空而起
(1)。
(2)。
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按照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实验,以下实验步骤的顺序已打乱,请按正确顺序排列:
| A.让温度计与被测水充分接触 |
| B.当温度计的液面不再升高时读取数据 |
| C.估计水的温度 |
| D.取适当的温度计 |
E.从水中取出温度计
如图所示,为锡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锡的熔点是_________℃。
(2)AB段图象表示的是___________,BC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_过程,这段过程中_________保持不变,但必须从外界___________。CD段表示的是_______,DE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EF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锡必须向外__________,FG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过程。
(3)锡熔化过程经过_______________分钟,在3—6分钟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_,9—12分钟内锡处于_________过程,锡在3—6分钟内与9—11分钟内的不同点在于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