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进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这些活性氧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则在此过程中Na2SeO3的作用是( )
A.氧化剂 | B.还原剂 |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D.以上均不是 |
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青铜、不锈钢都是合金 |
B.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
C.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用NaHCO3溶液解毒 |
D.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增强 |
某合金只含Al、Fe、Cu,为分析其组成,称取ag样品,设计下列实验流程: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体E呈红棕色,不能直接排放 |
B.溶液S中所含溶质、沉淀R都可用作药物 |
C.合金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为![]() |
D.合金样品中Al的质量分数为![]() |
一定量的镁、铝合金,用足量的盐酸溶解后,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然后滤出沉淀物,加热灼烧,得白色粉末,干燥后称量,这些粉末与原合金的质量相等,则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
A.20% | B.40% | C.58.6% | D.60% |
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NH4+、Na+、Al3+、Fe2+、Fe3+、AlO2-、SO42-、I-、NO3-、CO32-,已知各离子的浓度均约为0.1mol/L,现取两份2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份加入足量盐酸,产生气体在空气中变为红色,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第二份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逸出气体,产生沉淀但不溶解,并在空气中变为红褐色。根据上述实验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混合溶液中一定不含有Fe3+、AlO2-、Al3+、CO32- |
B.该混合溶液通过继续进行焰色反应可以间接确定是否含有I- |
C.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呈红色 |
D.该混合溶液中肯定含有Fe2+、NH4+、SO42-、NO3-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下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说明硅酸(H2SiO3)的酸性比碳酸强 |
B.陶瓷、玻璃、水泥容器都能贮存氢氟酸 |
C.石灰抹墙、水泥砌墙的硬化过程原理相同 |
D.玻璃窑中出来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