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实验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 |
所处溶液类型及浓度 |
5min的现象 |
再过5min的现象 |
滴加清水5min |
① |
0.3g/mL蔗糖溶液 |
x |
质壁分离复原 |
质壁分离复原 |
② |
0.5g/mL蔗糖溶液 |
质壁分离 |
y |
无变化 |
③ |
1摩尔/L硝酸钾溶液 |
质壁分离 |
质壁分离复原 |
z |
④ |
1摩尔/L醋酸溶液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B.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C.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下列物质可以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合成的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 B.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
C.胰岛素和胰蛋白酶 | D.抗利尿激素和RNA聚合酶 |
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A.磷脂和蛋白质 | B.多糖和蛋白质 |
C.胆固醇和多糖 | D.胆固醇和蛋白质 |
下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 m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甲乙
A.物质a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 |
B.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 min内可被完全分解 |
C.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温度一定低于曲线②和③ |
D.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酶浓度一定大于曲线②和③ |
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基因突变,使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突变为a,该细胞以后减数分裂正常进行,则其可产生多少种配子
A.1种 | B.2种 | C.3种 | D.4种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相等质量的淀粉比脂肪所含能量多 |
B.ATP和DNA的元素组成不同 |
C.雄激素进入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
D.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