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20世纪70年代 B. 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C. 21世纪
《韩非子》中的《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记载,神医扁鹊四次面见蔡桓公,便知其
病从腠理、肌肤、,逐渐发展到肠胃、骨髓。该典故说明扁鹊看病所用的诊法是
A.望诊 | B.闻诊 | C.问诊 | D.切诊 |
“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的发现,那就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早在1300多年前,
在一部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中,就已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英国生物学家达
尔文所赞誉的这部中国古代的著名农书是
A.《梦溪笔谈》 | B.《齐民要术》 | C.《天工开物》 | D.《农政全书》 |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大一统”思想 |
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
C.宋朝时,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 |
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 |
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
③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④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