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  )

A.知识分子中出现一百多个不同的学派
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
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这则材料主要反映

A.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
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 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

2010年1月,第40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

A.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D.动荡局势的加剧

该图反映了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

(单位:万吨)从中可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A.当时的农村经济趋向健康发展
B.农村经济还没有走出发展低谷
C.国民经济的调整措施成效显著
D.纠“左”工作尚未在农村启动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阵地上去”相关的措施主要是

A.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B.商品货币流通流域的改革
C.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D.国有工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会阻碍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