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
| C.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 D.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
孔子修订《春秋》时,同记战争,有伐、征、侵等区别;同记杀人,有杀、弑、歼等不同表达方式,这被称为“春秋笔法”。这表明
| A.文字史实总带有主观因素 | B.写史者总对战争杀人津津乐道 |
| C.历史是个人心态的反映 | D.非实迹史料不能反映历史真实 |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之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 B.经常巡游天下 |
|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可能性最小
|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抵抗周部落进攻 |
|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
|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
|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成日无所事事 |
宁夏银川郊外的贺兰山中,保存着原始先民在数千年前创造的大量岩画。其中有一些岩画已有缺损。为修补这些岩画必须得到准确的历史信息,首选的方法应该是
| A.查阅后人的相关记载 | B.与当地同时代的岩画比较 |
| C.对照当地的民间传说 | D.搜集当地的地质资料 |
“中国”一词在出土文物中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义)民”,意思是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铭文表明西周开始出现国家 | B.青铜器“何尊”是由官府督造的 |
| C.铭文说明西周时盛行郡县制 | D.“中国”一词西周和现在意思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