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美国在18世纪的后半期,农业人口占40%以上……到19世纪末,农业人口减到5%左右,工业人口已经超过了农业人口……到20世纪50年代,大概1954年的前后,从事信息行业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工业人口。这组数据直接说明
| A.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
| B.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 C.美国将更多的第一、二产业转移到劳动密集型国家 |
| D.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1927年俄罗斯联邦就有672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 A. |
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
B. |
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 |
| C. |
完善新经济政策 |
D. |
冲破西方技术封锁 |
如图漫画可用来说明当时美国( )

| A. |
货币贬值已缓解了经济危机 |
B. |
经济模式改弦易辙势在必行 |
| C. |
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建立 |
D. |
国家干预政策初见成效 |
1873年5月,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梯也尔对君主派议员说:“你们不要弄错,民众绝大多数都站在共和国一边。”君主派议员占优势的议会随后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梯也尔被迫辞职。这反映了( )
| A. |
巴黎公社的政治影响 |
B. |
主权在民观念的淡化 |
| C. |
代议制度的曲折发展 |
D. |
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 |
15世纪下半叶,德国艺术家逐渐减少了从圣徒中选择创作主题。骑士、商队、城市市场、大学生活、士兵行军和野营等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品中。这反映德国( )
| A. |
理性主义的产生 |
B. |
人文主义的兴起 |
| C. |
宗教改革的开始 |
D. |
浪漫主义的发展 |
公元前5世纪中期,叙拉古城邦推行橄榄叶放逐法,投票时使用橄榄叶,投票数没有最低限制且可以频繁使用。许多公民因担心被流放而拒绝参与国家管理,由此引发政局混乱。这主要反映了( )
| A. |
公正性缺失导致城邦瓦解 |
| B. |
内部矛盾扩大了社会阶层的对立 |
| C. |
权力的滥用影响国家稳定 |
| D. |
轮番而治削弱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