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赫德在进呈给清政府的《局外旁观论》中说道:“通经原为致用,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读,诗文非不清通,使之出仕,而于人所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一旦身居民上,安能剔弊厘奸。”赫德实质上揭示了近代中国
A.洋务运动缺乏人才资源 | B.传统教育与安邦治国脱节 |
C.官员执政能力普遍薄弱 | D.倡导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 |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由此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
A.人情关系 | B.伦理道德 | C.礼乐秩序 | D.法制建设 |
北京大学张世英教授在《西方画派的哲学》一文中谈到“19世纪以来,西方现代科学日益繁荣发达,人们对待生活也日益采取科学的态度,重客体,重自然。其在绘画方面的表现便是重视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以下能体现上述风格的绘画作品是
A.《自由引导人民》 | B.《镜中的少女》 | C.《拾穗者》 | D.《向日葵》 |
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1年欧共体各国制定了共同外交和防务政策,规定重大方针政策由国家首脑组成的欧洲理事会一致决定,具体行动由成员国部长组成的部长理事会多数表决。这从根本上表明欧共体
A.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已没有明显差异 | B.欧洲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
C.合作的组织机构更具程序化和严密性 | D.大欧洲联盟已经正式形成 |
五四运动不同于辛亥革命的地方有
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②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③工人阶级起了主力军作用
④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下列最能全面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 B.“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 D.“民主与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