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推断,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
A.1918年,代表同盟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 |
B.1923年,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 |
C.1919年,五四运动后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 |
D.1935年,寻求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
阅读《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表中出现的变化和影响,主要是( )
国别 |
农业 |
制造业 |
第三产业 |
联邦德国 |
3% |
48% |
49% |
美国 |
2% |
36% |
62% |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B.普遍实行国家福利政策,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C.“新经济”的出现,使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持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 )
A.美国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 |
B.美国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
C.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
D.美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
下列关于美国新经济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以知识经济为基础
②包含了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种技术创新等
③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④新经济依然会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的制约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的主要表现有( )
①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②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
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④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根本目的( )
A.稳定资本主义社会秩序 |
B.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
C.防止人民极端贫困 |
D.暂时缓和阶级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