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布鲁图是罗马帝国时期迦太基城里的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20个金币,并立契约30天以后归还。但30天过去了,布鲁图并没有能力还钱,贵族卡西因此将其告上法庭,要求布鲁图做他的奴隶。法官同意了卡西的要求。法官之所以这样判决,主要是因为

A.布鲁图是铁匠,地位低下 B.罗马法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罗马法只保护贵族的利益 D.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这些主张产生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经世致用”
C.“工商皆本” D.“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经世致用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经世致用”
C.“工商皆本” D.“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