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中国近代矿业企业以官僚资本为主 |
| B.抗日战争前的矿业生产为中国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
| C.锑锡产量的逐年增加表明中国近代重工业发展迅速 |
| D.中国近代矿业呈现出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 |
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昆山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
|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
| C.洋务企业惧怕民族工业与之争利 |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 )
|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
|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
|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但“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市疲山败”。这说明了( )
①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②生态环境被破坏③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茶叶失去海外市场④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长三角地区是当代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在历史上也曾经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地区。读下列两幅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请回答:
(1)概括说明这两幅图分别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
(2)和图一相比,说明图二所反映的近代民族工业有了哪些发展?分析这次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和影响。
(3)图二所反映的近代民族工业在轻重工业比例方面存在什么弱点?导致这一弱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也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一战”后不久很快陷入低谷,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呈波浪形态 |
| B.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
| C.战争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
| D.官僚资本的形成严重制约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