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8年西藏将投资2 400万元用于发展清洁能源。据此回答下题。
适合在西藏发展的清洁能源有()
①天然气 ②太阳能 ③地热 ④核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西藏地区多风且风速较大,但是风能利用困难的原因是()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C.海拔高,昼夜温差大 D.空气稀薄,风能密度小

2009·福建龙岩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每题2分)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B.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
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D.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原因是()

A.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区小
B.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大
C.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
D.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特别是我国有关专家长期以来对气溶胶的研究,更进一步说明气溶胶形成一定浓度后会大量吸收太阳辐射能量,而使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可能引起全球变暗的多种因素中,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
B.使用矿物燃料等排放出大量微粒物
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
D.飞机飞行产生的飞行云迹

全球变暗可能产生的后果还无定论,但下列可能产生的后果最可信的是()

A.全球蒸发量减少
B.农作物产量大幅度降低
C.葡萄甜度升高
D.全球气温仍将上升

抑制“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共同的有效措施是()

A.大力植树造林
B.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
C.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D.回收和综合利用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

我国北方地势平坦、平原相对开阔;南方地形复杂,多丘陵山区。读此材料回答下题。
下列关于我国北方村落规模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较大 B.一般较小
C.大小不一 D.与村落居住人数关系密切

下列关于我国北方村落格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分散 B.呈条带状
C.呈团聚型、棋盘式 D.与村落居住人数关系密切

我国北方村落聚居的人口与南方村落相比较()

A.一般较多 B.一般较少
C.多少不一 D.与村落的格局有关

下图为我国某地史前文明遗迹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相关信息回答1~2题。

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矿产资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M有可能发展为聚落,其形状可能是()

A.团块状 B.带状 C.网状 D.棋盘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