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4分)读图回答问题。
下图中的甲国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桔、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横跨亚、欧两洲的A市是甲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350万,最近连接欧亚两洲的海底隧道刚刚开通。

(1)描述x半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6分)   
(2)分析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12分)
(3)说明A市修建海底隧道面临困难的原因。(6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2和图13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有关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A、B、C分别代表的是经济地带,图乙中与此对应的依次是
(2)能反映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是
(3)从图中可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从武汉沿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称。历来,武汉是长江中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商业贸易中心,加之得水独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故为华中重镇。
今天,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旅游中心。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长江水运连通东西,京广铁路纵穿南北,北至北京,南抵广州,西去重庆,东达上海。东西水运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使武汉的物资交流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

(1)根据材料回答,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2)武汉市作为区域服务中心地,其主要服务内容有哪些?
(3)从古到今武汉市的服务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0分)读图,回答问题。

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分别是什么?
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什么?

读图表,回答问题:

年份
1960年
1980年
2000年
世界人口(亿)
30
45
60
发达国家
总人口(亿)
10
12
15
城市人口(亿)
5
8
11
城市人口百分比(%)
50
67
72
发展中国家
总人口(亿)
20
33
45
城市人口(亿)
3
6
20
城市人口百分比(%)
15
20
44


(1)比较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
相同点:(2分)
不同点: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2)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

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主要原因是
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形成的主要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