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课上,老师用图7所示的装置为同学们演示过滤水,并探究水的组成。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是实验室常用到的过滤装置。过滤时,滤纸要紧贴烧杯内壁,且滤纸的边缘要略              (选填“高于”或“低于”)漏斗边缘。
(2)过滤后得到的澄清透明的水并不是纯净物,实验室用到的纯水是通过       的方法制取的。
(3)如图乙所示,是实验室进行电解水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试管a与试管b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            
(4)图丙中,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使得烧杯内壁有水雾凝结,说明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了            ;通过图7-乙和图7-丙这两个实验可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请根据它们的用途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⑤
(2)使用仪器⑤的注意事项是 (写出一点即可).
(3)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较多的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纯净的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如果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 (写出一条即可).

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C+D
(1)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A是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可帮助消化,则A是 ;若A、B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溶液的pH 7(填“<”、“>”或“=”);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俗名叫苛性钠;B与CO2反应也能生成C;则A是 ,C的用途是 (只写一种).写出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一”节期间,小明和家人去郊游野炊,在野炊的过程中,小明遇到了下面一些问题,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帮他解决.
(1)准备的野餐食谱包括:主食是馒头,配菜有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从营养角度来看,主食和配菜主要含有糖类、蛋白质、油脂、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素,缺少的营养素是
(2)在野餐时,小明想把带来的午餐进行简单的加热,于是捡拾了一些细枯枝,引燃后,迅速盖满枯枝,结果枯枝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3)野餐结束后,小明用水浇灭了燃烧的枯枝,其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
(4)2015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践行绿色生活”.根据这一主题请你对野餐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提出一条处理的建议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与金属材料、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问题.

(1)小童将观察到的现象形象的画了一幅卡通画,如图所示,每个卡通人物表示一种金属,周围的小黑点表示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小童要用其它方法比较铜、铁、镁的活动性顺序,他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镁丝和铜丝,你认为他还需要选择的另外一种溶液是 溶液.
(3)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除去铁粉的物理方法是
(4)钢铁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含 量不同的铁合金.
(5)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单质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用于冶炼金属,该用途体现了单质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 性.
(6)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沿图乙所示装置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 依次熄灭,由此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7)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防止金属的腐蚀,请你写出一条防止家里菜刀生锈的具体方法:

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一种常用的溶剂.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2)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4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mL.
(3)如图所示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
℃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60℃时,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填一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