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 ∠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AO向ON靠近,则OB向 靠近;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 的.
(2)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 (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 .
(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瑞瑞同学在中考物理实验加试时,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⑴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⑵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⑶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瑞瑞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
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⑷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⑴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
⑵瑞瑞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右面表格中.分析瑞瑞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串联电路总电压________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
⑷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刚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1)他应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电压的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他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但电路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你用笔在图中将接错的导线打上“×”,把正确的接线画上,并在虚线框内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的表格。
(3)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若滑动变阻器电阻线烧毁,又没有其它变阻器替代,为了完成实验,你还可以用的办法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
(4)如果小亮在实验中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都偏大,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两表示数均无变化,适当减小电源电压后,两表示数才相应减小。你认为出现这一故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本实验的器材,你还能进行的实验有(写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为李静和徐晶同学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物连接图。
(1)图中有两处明显连接错误,请指出来:
①;②。
(2)电路改正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电流表指针没有偏转,则该故障的原因是(填下列故障原因的代号)
A.小灯泡接线短路 | B.电源接触不良 | C.小灯泡接线断路 | D.电流表接线短路 |
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为
A,电压表的读数为V,小灯泡的电阻为Ω。
为了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如下表所示的各种规格的导线。
导线代号 |
A |
B |
C |
D |
E |
F |
G |
长度/m |
1.0 |
0.5 |
1.5 |
1.0 |
1.2 |
1.5 |
0.5 |
横截面积/mm2 |
3.2 |
0.8 |
1.2 |
0.8 |
1.2 |
1.2 |
1.2 |
材料 |
锰铜 |
钨 |
镍铬 |
锰铜 |
钨 |
锰铜 |
镍铬 |
(1)小明提出的探究问题是: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为了验证他的猜想,应该选用导线和来进行实验。
(2)晓红同学选用导线和来进行实验。那么她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3)晓刚同学认真分析上表又发现,利用导线和来进行实验,还可以探究
。
小梅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中
提出猜想: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实验设计:小梅同学准备了两只相同的灯泡L1、L2其他实验器材如图。
![]() |
进行实验:⑴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电路。⑵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表格中。
AB间电压/V |
BC间电压/V |
AC间电压/V |
1.4 |
1.4 |
2.8 |
分析论证:
⑴在物理学中,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是:;
⑵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与他的猜想(填“相符”或“不相符”)。
交流评估:这个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⑴;
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