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晶和孙杰进人初中以后,两人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建立了真挚的友谊。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孙杰递给晶晶一封信。晶晶回去打开一看,信中表达了对晶晶的爱恋之情,晶晶为之心动。从此,两个沉迷于“爱河”中不能自拔。几乎形影不离,班上活动也不爱参加,学习也静不下心来。特别是发生误会时,彼此更加心绪不宁。为此,晶晶十分苦恼。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你认为他们俩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少年男女过早涉足“爱河”的影响是什么?
(3)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陷入同晶晶类似的苦恼?( 6分)
李开复在《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从诚信谈起》中谈到这样一件事:我曾面试过一位求职者,他在技术、管理方面都相当出色。但是,在谈论之余,他表示,如果我录取他,他可以把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随后他似乎觉察到这样说有些不妥,特作声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之后做的,他的老板并不知道。一番谈话之后,对于我而言,不论他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样,我都肯定不会录用他。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诚实”和“讲信用”。一个人品不完善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
(1)李开复的做法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给自己制订一个计划,培养自己诚信的优秀品质。
小林长得文文静静,英语成绩非常出色;她的同桌是副班长,属于阳光男孩,数学是他的强项。小林和同桌两人同在学校的乐队,因此课间他们经常在一起聊天或沟通一下学习上的问题。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班上几个“无聊”的男生“记录在案”且被夸大:说他们两人是“一对儿”,互相喜欢。小林一气之下,再也不跟男生交往了。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你是否赞同小林的做法?为什么?
(2)对于男女生交往,你会给小林提出哪些建议?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一个年仅19岁的女孩近乎满头白发。她叫底慧敏,是郑州师范学院的一名大一学生。她满脑子里只有“母亲”两个字。那个没有窗、异味扑鼻的出租屋内,植物人母亲等着她照顾。这让底慧敏很忙碌,很艰辛,也很温暖。她说:“每天能看到妈妈,和妈妈在一起,就是好的。”
(1)底慧敏带着植物人母亲上大学的消息一经报道,有的网友提出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作为子女,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
近几年来,我国进行了各种评选活动。其中,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最美孝心少年等评选活动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一个个人物,一个个故事,一次次感动。他们传递人间大爱,激发向善力量;据悉,某校在校团委的主持下,开展争做最美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宣传标语?
(2)请你谈谈学校开展此实践活动的目的(两个方面即可。4分)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当怎样播种爱心,传递快乐?(两个方面即可。4分)
我国《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三年提及“幸福”概念,“幸福感”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关注民生、建设“幸福中国”是百姓的期待、政府的责任。“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中国将在未来五年执行改善民生十大行动计划,勾勒出一幅关乎“幸福中国”的具体图景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你心目中未来中国的幸福景象是什么?
(2)怎样才能使未来中国的幸福景象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