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B.由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值接近1∶1 |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则F2中3种基因型个体比值接近1∶2∶1 |
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A.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 B.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苔原 |
C.海南岛清澜港保护区的红树林 | D.大兴安岭的全部红松 |
属于种内互助的一组生物是()
A.海葵和借居蟹 | B.地衣中的藻类与真菌 |
C.蜂群中的工蜂和蜂王 | D.水池中的草履虫与水螅 |
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且迅速蔓延,造成当地的马尾松林大面积枯死。试问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华南沿海地区()
A.气候条件适宜 | B.缺乏这种林业害虫的天敌 |
C.马尾松未竞争过入侵害虫 | D.马尾松林的生活能力弱 |
台湾玉山西北坡的植被分布情况为: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下层为温带针叶林,顶端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山植被分布的生态因素主要是()
A.水分 | B.阳光 | C.温度 | D.土壤pH |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
A使种群间的个体互不相识B使种群间的雌雄个体失去交配机会
C使不同种群各适应于不同的地理环境D种群间停止基因交流,各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