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态系统内有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量如下表所示:
生物种类 |
田 |
乙 |
丙 |
丁 |
有机物总量/g |
550 |
100 |
300 |
18 |
在一定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减少,则引起
A.甲和丁的种群数量减少,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减少 |
C.甲和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减少 |
D.甲的种群数量增加,丙和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
脊髓从胸段折断的病人,出现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是
A.大小便活动不受脊髓控制![]() |
B.大脑不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 |
C.脊髓灰质失去反射功能![]() |
D.排尿、排便的信息不能传导到脊髓、![]() |
诱变育种的原理是
A.染色体结构变异 | B.染色体数目变异![]() |
C.基因重组 | D.基因突变![]() |
某科学家统计出下面不同纬度地带的六类生态系统(A~F)枯叶年输入量和枯叶现存量表:
A |
B |
C |
D |
E |
F |
|
枯叶输入量![]() |
1.50 |
7.50 |
11.50 |
7.50 |
9.50 |
50.0 |
枯叶现存量![]() |
44.00 |
35.00 |
15.00 |
5.0 |
3.0 |
5.0 |
由上表分析可知
A.A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大![]() |
B.F可能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
C.生产力最为巨大的是C![]() |
D.土壤有机物积累量A<B<C<D<E<F![]() |
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在实施害虫防治过程中,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在A、B、C、D点进行了农药防治,在E点引入了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A~D过程中,农药的作用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突变
B.一般认为农田害虫防治就是控制并完全消灭害虫
C.在F、G、H、I、J点,还必须农药防治才能控制虫害
D.D点害虫种群密度上升的原因是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和天敌被大量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