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部于细胞核内 |
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
C.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
D.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选运输到相应部位 |
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各点距离: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C处,A、D点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D.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 |
B.体温调节和水平衡的调节,都与下丘脑有关 |
C.寒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甲状腺激素也随之增加 |
D.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每个人的生化指标都是恒定不变的 |
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
B.乙表示细胞内液 |
C.丙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 |
D.丁中O2浓度比甲中高 |
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
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 |
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
D.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