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上层吸出培养液计数时没有震荡试管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在对某地区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该区这种鼠的种群数量为

A.88只 B.86只 C.90只 D.92只

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t1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N,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t2时种群个体的数量与在t0时种群个体的数量相等
B.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C.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N
D.在t1一t2时,该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防治松毛虫常用的方法有招引灰喜鹊和释放松毛虫白僵病菌,灰喜鹊和白僵病菌与松毛虫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和互利共生 B.捕食和寄生 C.捕食和互利共生 D.寄生和捕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