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被32P标记的1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放在31P的培养液中经两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4个细胞中,每个细胞含标记的染色体个数为可能是0、1、2,含有标记细胞数为2、3、4 |
B.在某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 |
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
D.某二倍体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 |
右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
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一定是兴奋性递质 |
C.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
D.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 |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细胞动力学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技术,观测到每一刻人类活细胞中一个分子的精确运动,从而帮助科学家们了解一个蛋白为什么和如何在一个位点是用于细胞分裂和生长,而在另外一个位点却是意味着细胞死亡。“一种特殊蛋白的激活位点,以及这种活性的长短能影响细胞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Takanari Inoue博士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这种新型技术,在细胞的各处快速操纵蛋白活性。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蛋白质都是由氨基酸构成的,所有的生物都有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
B.所有的生物都有独立合成蛋白质的能力 |
C.蛋白质提前表达或过量表达可能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
D.研究蛋白质的激活位点,只对治疗癌症有重要作用 |
苏云金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下图是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据图选择不正确说法
A.将图中①的DNA用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4种DNA片段。 |
B.图中②表示 HindⅢ与BamHⅠ酶切、DNA连接酶连接的过程,此过程可获得2种重组质粒;如果换用Bst l与BamHⅠ酶切,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可获得1种重组质粒 |
C.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是借助大肠杆菌代谢快易增殖的特点,令目的基因在其内高效、快速地表达 |
D.目的基因最终导入植物体借助了土壤农杆菌侵入宿主细胞的途径 |
右图示意一个植物群落,不同的树轮廓表示不同的树种,每个树轮廓分别代表10个个体。现对该植物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的分析,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随机取样、样方具有代表性、样本容量大是调查结果可靠的基本保证 |
B.树木A与B的差异属于遗传多样性,主要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引起 |
C.树木D与G之间的差异属于物种多样性,它们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
D.ABC所示的植物种群,上部叶片稠密而下部叶片稀疏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 |
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反射实验中,破坏左右后肢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中的某两处,再刺激右后肢,结果左后肢收缩,右后肢不收缩。下列判断肯定正确的是
A.右后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结构均被破坏 |
B.左后肢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结构均完整 |
C.右后肢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结构均完整 |
D.若刺激左后肢,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