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假定班级开展以“岁寒三友”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几项任务。有同学在古籍中找到一首写慈溪古松的宋诗,但该书因年代久远,保护不力,有一个句子缺失,你认为以下四个句子哪一句更适合本诗。我选择( )句
| A.禅翁独爱斧斤狂 | B.寺僧独爱枝干长 | C.寺僧却嫌枝干长 | D.禅翁方患斧斤伤 |
题慈溪庆安寺古松 宋·冯輗
寒松一干老苍苍,古寺门前岁月长。
匠伯偶图舟楫利, 。
得全此日同齐栎,勿翦他年经召棠。
可但与君期久远,相将俱列大夫行。诗歌尾联中的“君”指的是什么?此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学校征集校园休闲区栽种“岁寒三友”的建议,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并说明理由。
我选择 理由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建设过程中,绝大部分人认为要向雷锋同志学习,但也有个别人发出了不和谐的杂音:“经济社会,讲的是经济效益,付出就得有回报。学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已经过时了。”
请针对上面文中个别人的错误言论,写出两条应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理由,作为反驳错误言论的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一位你熟知的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并为他写一段颁奖词(颁奖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例:⑴人物事迹:阿里木10年前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毕节有不少穷孩子上不起学,阿里木便决定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8年来,阿里木把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钱,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⑵颁奖词:快乐的阿里木,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却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人物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颁奖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实践活动(共8分)。
50前年,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但他那“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的“雷锋精神”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50年来,一个又一个雷锋式先进人物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他们像雷锋一样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他们用雷锋式的行为促进了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
【学雷锋】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请你分别概括主要信息。
材料一: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不幸因公殉职后,他的日记陆续被一些新闻媒体报道出来。《中国青年》杂志社认为雷锋是和平时期青年的楷模,打算在1963年3月2日出一本合刊介绍雷锋事迹。2月17日他们给毛主席写信,希望他能为雷锋题词。毛主席看信后,为了宣传雷锋同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著名题词。3月2日,毛主席的题词在《中国青年》上刊出。4日,新华社发通稿。5日,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刊载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后来,中央决定,把3月5日定为雷锋纪念日。
材料二:由于老一代革命家的积极倡导,学习雷锋的活动很快由军队向全国各行各业展开,迅速掀起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学雷锋热潮。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相继做出决定,并以各种形式组织了学习和宣传雷锋的活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纸都用大量篇幅报道了各地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情况,以及雷锋事迹、雷锋日记等。随着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国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成千上万雷锋式的先进人物,社会上迅速出现了一种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进一步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新风气。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文学作品对文化的传承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请根据下面表格中的提示,在对应的甲乙丙空格内填入相关的内容。
| 名著故事 |
相关名著 |
文化传承或生活影响 |
|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
甲 |
任长霞反腐肃贪,铁面无私,除恶务尽。 |
| 乙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张海迪身残志坚,轮椅上实现了她的理想。 |
| 丙 |
《三国演义》 |
陈毅市长礼贤下士,深夜拜访,诚请化学家齐仰之筹划建立全国第一家盘尼西林药厂。 |
方明为了参加学校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诵读红色经典活动,托亚玲的妈妈在县图书馆借本长篇小说《红岩》。下面是他发给亚玲妈妈的短信,阅读后完成后面题目。
王阿姨,我是亚玲的好朋友方明。①虽然没有与您见过面,但您的名字我早已耳熟能详。我现在有一件事情要麻烦您:②最近,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要求每个同学读一本歌颂革命先烈的课外书。③我很想读一读《红岩》这部小说,详细体察革命先烈的斗争历程,可我们学校图书室和同学都无此书。不知你们图书馆有没有这本书。如果有,请亚玲同学带给我;④如果没有,必须及时告诉我。多谢您的帮助。
第①句中“耳熟能详”这一词语使用不当,应改为 。第②句成分残缺,应改为。第③句搭配不当,应改为 。第④句有不得体的词语,应改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