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
B.0~2s内的位移大小是3 m |
C.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 |
D.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运动定律) |
B.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
C.英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准确的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 |
D.英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转的电子流 |
一直升机以5.0m/s速度竖直上升,某时刻从飞机上释放一物块,经2.0s落在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⑴物块落到地面时的速度; ⑵物块2.0s内通过的路程; ⑶物块释放时距地面的高度。
如图甲,两水平金属板间距为d,板间电场强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t=0时刻,质量为m的带电微粒以初速度v0沿中线射入两板间,0—时间内微粒匀速运动,T时刻微粒恰好经金属边缘飞出。微粒运动过程中未与金属板接触。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关于微粒在0—T时间内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末速度大小为![]() |
B.末速度沿水平方向 |
C.重力势能减少了![]() |
D.克服电场力做功为![]() |
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正方形abcd,O点是a、c连线的中点,a、c处分别固定一个等量正点电荷,如图所示,若将一个带负电的试探电荷P置于b点,自由释放后,电荷P将沿着对角线bd往复运动,当电荷P从b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电荷P
A.经过O点的电势能最大 | B.所受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 |
C.电势能和机械能之和保持不变 | D.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
宇宙飞船绕地心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飞船舱内有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可称体重的台秤上,用R表示地球的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0表示宇宙飞船所在处的地球引力加速度,N表示人对秤的压力,则关于g0、N下面正确的是
A.![]() |
B.![]() |
C.![]() |
D.N=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