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庄子及道家的是( )
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 |
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不能违背。(范文澜) |
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 |
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 |
英国革命后国家元首和行政首脑别是:
A.国王和议长 | B.国王和首相 | C.都是国王 | D.都是首相 |
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大宪章》的主要内容是:
A.保障贵族特权和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特权,限制王权 |
B.保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限制议会权力 |
C.制定了定期召开议会决定国家重大事宜的制度 |
D.确立了议会主权,规定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
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这里的“文明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
B.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
D.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
清朝政府派5大臣出洋考察西洋法制的报告中称:“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从中国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开始到现在,罗马法都被作为一门大学课程开设。根据这则材料我们可以说:
①罗马法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②罗马法是后来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③在今天罗马法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④罗马法对清末法制改革意义重大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③ |
恩格斯曾说,“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段材料可以为解释以下哪一观点提供佐证:
A.在古代希腊、罗马,不平等的思想才是正常的思想 |
B.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意图就是要建立社会的平等 |
C.罗马帝国已经没有了公民与臣民的界限 |
D.古代希腊、罗马各个阶层都能参与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