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该记载表明,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 )
| A.地理研究 | B.天文观测 | C.迷信活动 | D.航海辨别 |
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
| A.中共“一大”纲领 | B.双十协定 |
| C.《共同纲领》 | D.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
|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
|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
下图是一次战役的形势图,下列对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描述正确的是 
| A.国民革命运动中北伐军的胜利进军 |
| B.国民党军挑起内战 |
| C.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 |
| D.战略决战中的淮海战役全面展开 |
在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罗斯福总统与蒋介石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这令英国首相丘吉尔恼悔不已,他评价说:“英方与美方的会谈令人苦恼地被中国的事情搅乱了,总统很快就关起门来与(蒋)委员长会谈。结果,原本在开罗最次要的中国事务,竟占据了首要位置。”随后的《开罗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并全部归还中国被侵占的领土。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中国开始与美国平起平坐 |
| B.中国抗战提高了自身的国际地位 |
| C.英国反对中美两国接近 |
| D.中国由此摆脱了半殖民地地位 |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反映出
| A.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 |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也会开展游击战 |
| C.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 | D.国共两党均开展敌后抗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