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法国启蒙运动时,与孔子有着相似观点的代表提出了(   )

A.天赋人权的主张 B.社会契约论 C.三权分立说 D.人非工具的观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文物往往包含有许多历史信息。根据下图判断这个告示的内容可能是()

A.中华民国成立的的告示 B.南京国民政府北伐的告示
C.南京国民政府围剿红军的告示 D.南京国民政府拉壮丁的告示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下列能说明该材料的是()
①秦朝时相权已经严重威胁到皇权②秦朝时期监察机构趋向完善
③皇权的独断性、随意性、残酷性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的暴政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聚族而居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由此可知,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是()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鼎本来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发展成为祭祀的“神器”,并被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左传》有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这句话反映出()

A.鼎在古代多作为礼器使用 B.鼎是宗法制盛行的主要见证
C.鼎是神权与王权结合的信物 D.鼎是国家政权的象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