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儒者以“六艺”(《诗》、《书》、《礼》、《易》、《春秋》、《乐》)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易也。
——汉初·司马谈《论六家要指》
材料二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竞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阳明,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比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义利兼顾”的思想,……余姚人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经济伦理,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
——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儒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追求的政治理想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产生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的君主政治观和经济发展观,并分析其思想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
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被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陈独秀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
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料五读图。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2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战国时期的儒家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学在当时的地位。(2分)
(3)上述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2分)与材料二相比,此后儒学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4)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儒家思想的?(2分)基于此他们提出了什么主张?(2分)
(5)从材料五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3分)
阅读下列图表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上海轮船招商局创设于1872年,是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在此之前,中国轮船航运业全部由外商轮船公司经营。该局设立后,于1877年用220万两盘购了美商旗昌轮船公司的全部财产。以下是轮船招商局初期发展和经营情况。
注:借款主要是官款(官府贷款)。
材料二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三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车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
1、据材料一回答,轮船招商局在上表所涉时期内的经营状况怎样?指出它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
3、材料三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新中国成立后在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现代社会的进步最终取决于生产力是否发展;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时人力生存的终极目标;当前的国际竞争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因而,经济问题是各国关注的首要
问题。观察下列三幅图然后回答: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洲是改革的年代,东西欧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改革,造就了两种不同的结果。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图一和图二通过改革分别出现了怎样的经济局面?形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各是什么?
2、根据图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新加坡、韩国等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的模式?
3、纵观这三幅图所体现的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历程,我们应该在本国的经济建设中吸取哪些有益的经验?
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为消除危机,实现经济振兴,实施罗斯福新政。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又降低利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后又实行战略防御计划。20世纪90年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1)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为何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其措施涉及哪些方面。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3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在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上有何不同以及分别产生的影响。
(3)从领域和范围上看,20世纪3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国家干预的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反映出在不同阶段国家干预经济的思路有什么不同?
表一 1951年和1997年我国对外贸易比较(单位:亿美元)
表二 中国出口货值比例比较(单位:﹪)
(1)以上两个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末期,我国对外贸易呈现怎样的变化发展趋势?
(2)请分析1997年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