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张一元”企业大事年表(部分),以下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时间 |
事件 |
1900年 |
安徽人张文卿于北京花市创办张玉元茶庄 |
1906年 |
在前门大栅栏开办第二家茶店,始称“张一元” |
1930—40年代 |
开始利用电台、电影等手段进行广告宣传 |
①企业创办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清政府放松了“民间办厂”的限制
②在第二家茶店开业初期,经常有穿着改良的旗袍的女子和穿着西服的男子出入茶店
③二十年代开始中国人自办的电台与商业活动密切相关,非常重视广告播报
④“张一元”企业还可以通过商情类报刊进行广告宣传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
C.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以下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其共同的危害是
第一组: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驻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第二组: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第三组:在国内由各国驻兵,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黄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
A.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 | B.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 |
C.严重危害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 | D.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
下图所示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
B.加速并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 |
C.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
D.使中国的政治中心被迫由北往南移 |
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 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①甲午海战②《马关条约》的签订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④百日维新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进入另一个阶层,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促进社会流动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 |
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
C.“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 |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