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 )
A.耀斑 | B.黑子 | C.太阳风 | D.日珥 |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
A.光球 | B.色球 | C.日冕 | D.大气层之外 |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 B.热量 |
C.水分 | D.土壤 |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 | B.雨热同期 |
C.冬季河流结冰 | D.水运发达 |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河流流向 | B.海陆位置 |
C.纬度位置 | D.盛行风向 |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
区域的特征有()
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 ④开放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④ |
区域()
A.都有明确的界限 | 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
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 D.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
【选修—旅游地理】
近年来,各景区涨价风潮此起彼伏。其中,五台山从90元涨到168元,张家界从158元涨到245元,黄山从130元涨到200元……
试分析景区涨价的原因,试提出解决措施。
读“哈尔滨和广州各月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分别表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城市)的各月气温曲线图。
(2)两地一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________℃,反映了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地七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________℃,反映了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年元旦时期,两城市中_______________白昼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