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太平洋时间2005年7月3日22时52分(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NASA)重达372公斤的铜质撞击器,在距地球约1.3亿公里处与坦普尔1号彗星成功相撞,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彗星由彗核和彗尾两部分组成,彗尾是冰物质升华而成,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彗尾最长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探测器成功撞击彗星时,全球与北京同处于一个日期的范围

A.约占全球的1/2 B.约占全球的1/2以上
C.约占全球的3/4 D.约占全球的3/4以上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据此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续天数

时间
日地距离
角速度
线速度
1月初(近日点)
1.471亿km
61′/d
30.3km/s
7月初(远日点)
1.521亿km
57′/d
29.3km/s

A.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多于南极
B.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等
C.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
D.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

下图是雅加达(7oS)在春分、夏至、冬至(北半球节气)三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下列排序与图中相符的是:

A.①冬至日②春分日③夏至日 B.①夏至日②春分日③冬至日
C.①春分日②冬至日③夏至日 D.①冬至日②夏至日③春分日

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2题。

图中四点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当地球公转到哪个位置时,北半球一间开窗朝南的房屋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达一年中最大:

A.① B.② C.③ D.④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下列日期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是

A.4月1日 B.7月1日 C.10月1日 D.11月1日

在下列地点中,一年中昼夜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A.哈尔滨 B.中国南极长城站 C.广州 D.北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