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 

材料二: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
(1)此时,A城镇风向是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      ,原因是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该是          ,原因是                      
(4)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何种农业?请你为该地区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5)在E、F两地中,     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中亚某国环境与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国石油资源丰富,如果出口到我国,最佳的运输方式是运输,简述石油出口对该国的有利影响。
(2)该国是中亚的小麦生产基地,根据环境状况推测小麦主要种植在图中四地中的地。试分析其原因。
(3)试分析该国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20世纪80年代受惠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该地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规划和管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就。
材料二“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分布示意图”(图甲)和“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产值比重图”(图乙)。

(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2)根据图乙简述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变化。
(3)近年来,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地的有利影(9
分)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年底全线通水,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保证有充足优质的水源供应北方地区,水源地在今后的农业开发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5年1月11日17时28分,云南普洱特勤中队接到指挥中心调度命令称:思茅区南坪镇曼连山一养殖场,因为突然降冰雹,导致鸡棚大顶坍塌。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进行农业观光、农庄(农家乐)休闲、乡村自然风貌观光、森林生态观光及度假、农事体验、高科技农业园科普教育及乡村旅游节事等活动。下图是上海市乡村旅游景点的分布图,上海乡村旅游的游客上海本地人占73.1%。

描述上海市乡村旅游景点分布的特点并说出影响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