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A、B、C、D、E、F等6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本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220V、50Hz的交变电流.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A对齐.(下述第(1)、(2)、(3)小题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由以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是______ ;
(2)计算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 ;
(3)纸带上的A点所对应的物体的瞬时速度="______" ;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______(填“大”或“小”).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而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
v = Hr
式中H为一常量,已由天文观察测定.为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这一结果与上述天文观测一致.
由上述理论和天文观测结果,可估算宇宙年龄T,其计算式为T ____________.根据过去观测,哈勃常数H = 3×10-2m/s·l.y.,其中l.y.(光年)是光在1a(年)中行进的距离,由此估算宇宙的年龄约为__________________a.(1999年.上海卷)[6]

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____________倍. [5]

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它两次经过A点的时间间隔为tA,两次经过B点的时间间隔为tB,则AB相距________.[3]

一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的速度为30m/s,则它下落高度是m,它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m/s,它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是___m.(g=10m/s2)[2]

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知在每条纸带每5个计时点取好一个计数点,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依打点时间顺序编号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2-12(原图2-21)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
⑴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是_____________.

⑵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