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材料一: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的经济成就
  
材料二:2006-2012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注: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中。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春节天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PM2.5这肉眼看不见的“小家伙”再次以一种很显眼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材料一:人类认真研究PM2.5的历史并不长久,首先是因为这有赖于对微观世界的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这种“空气杀手”恰恰是人类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科学研究显示,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随着工业化的日益发达,其危害逐渐显现,也逐渐受到重视。
(1)从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关系角度分析PM2.5逐渐受到公众重视的原因。
材料二: 历时4年,两次公开征求意见,PM2.5终于于2012年被写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舆论评价说,“从民众感知灰霾困扰,到微博呼吁推动,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PM2.5的快速升温到正式亮相,这是一次国家环保政策与公众民意的良性互动。”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过程中,政府与公众怎样才能实现良性互动以及这一良性互动的政治意义。
材料三: 2012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北京精神”是北京市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成果,必将有利于把北京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国文化中心和首善之都。
(3)结合“北京精神”的内容,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北京为什么把培育弘扬“北京精神”作为首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四化”将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思路。农业现代化,政府有望加大扶持力度。
材料一:2011年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表

农业科技贡献率(%)
每万农村人口中农业科技人员数(人)
中国
发达国家
中国
发达国家
53
70—80
1.7
40


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2009年提高到48%;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耕地、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以资源大量消耗为代价的传统生产方式难以为继;农业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比较优势效益不断降低,农业生产正在进入高成本阶段。农业现代化是新“四化”的基础,而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运用所学的经济知识,分析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民增收的意义。(9分 )
(3)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在开启农业现代化新征程上的角色。

党的“十二五”规划和温总理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列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之中。某班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
老师给出了下列图表,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图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图二,分析图一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2)甲组同学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尽管具有发展前景,但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结合图表和甲组同学发现的问题。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谋划策。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当前政府解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将对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极大影响。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600万。2009年各地失业率比2008年有所上升:七成多省份失业率预计超4%,全国26个地区2009年新增就业人数减少近500万,北京就业率连续两年最低。
材料三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受到社会关注。制约我国大学生的几大因素如下:观念因素,93%的大学生不选择毕业后创业。区域因素:78%的大学生不愿意毕业后去西部就业。能力因素:55%的大学生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信息因素:29%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就业信息。
(1)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了《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2012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我国的网络环境如何?如何净化网络环境?请你和高二文科班的同学一起参与调查和探究。
【网络乱象】
下图是同学们在搜集资料时找到的两幅漫画:
漫画1《不良网站》漫画2《给文化市场打扫卫生》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两幅漫画反映的问题及给我们的启示。
【重拳出击】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把人们带上信息高速公路,也能成为毁坏社会文明和腐蚀青少年心灵的鸦片。通过走访调查,同学们了解到,从“艳照门”事件、“百度竞价排名”风波到“死亡博客”引发的“网络暴力第一案”,互联网的暴力和低俗倾向已经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关注。国务院七部委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先后曝光了十批低俗网站,关闭了5000多家非法网站。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国务院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合理性。
【多管齐下】
同学们上网还了解到,为进一步巩固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成果,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关于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要求所有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出厂时都要预装一款名为“绿坝-花季护航”的绿色上网过滤软件,以便为青少年创造一个绿色、健康、和谐的互联网环境,防止互联网上的有害信息影响和毒害青少年。
(3)除了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外,你认为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能净化当前的文化环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