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方为新的文明打下了基础时,拜占廷帝国却一直躺在光辉灿烂、占压倒优势的遗产上,一直无力冲破过去的桎梏,变成了一个陈旧的,与时代不合的存在物,直到1453年遭到耻辱的但却不可避免的灭亡为止。灭亡拜占廷帝国的是
A.阿拉伯国家 | B.古巴比伦王国 | C.罗马帝国 | D.奥斯曼土耳其 |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 B.万隆会议 |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D.上海APEC会议 |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鹤绿江,赴朝作战。下面四组人物,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王进喜、黄继光 | B.雷锋、董存瑞 | C.黄继光、邱少云 | D.邱少云、董存瑞 |
一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美国历史第一场失败的战争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争被我们称
A.抗日战争 | B.解放战争 | C.抗美援朝 | D.镇压反草命 |
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列标志着我党已实现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真正解放农民这一目标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包产到户”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