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1 mL KSCN溶液与1 mL 同浓度 FeCl3溶液充分混合;再继续加入KSCN溶液,溶液颜色加深
证明溶液中存在平衡:
Fe3+ + 3SCN-Fe(SCN)3
B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
后红色褪去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向1mL0.2 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的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的FeCl3溶液,又生成红棕色沉淀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于氢氧化铁的溶解度
D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
证明非金属性S>C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A.HI B.SbH3
C.H2Te D.SiH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B.升高温度可使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使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
C.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D.催化剂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的变化
B.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能源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2SO2+O22SO3的化学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v(SO2)=4mol/(L·min) B.v(SO2)=0.1mol/(L·s)
C.v(O2)=3mol/(L·min) D.v (O2)=0.1mol/(L·s)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明物质的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物质的状态与反应热有关 B.物质的状态与生成物有关
C.可以具体说明反应进行的情况 D.可以具体说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