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法第一条规定:“假如法院需要你到场时,你有义务要去,假如你不去,传唤你的人有义务在两名证人的协助下强迫你去;假如你犹豫或企图逃走,传唤者有权将你抓去。假如被告因年老或生病无法移动,传唤者有义务为他准备交通工具。假如原告及被告已到场,诉讼必须在日落前完结。”材料说明
A.罗马法是人类第一部成文法典 |
B.罗马法的规定详细琐碎、不实用 |
C.罗马法是比较完备系统的法律 |
D.罗马法主张轻罪重罚,显示法律尊严 |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
A.新思潮涌动 | B.农奴起义不断 |
C.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 D.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 |
亚历山大二世曾经赢得“解放者”的美誉,也曾经得到过农奴的欢呼,但是他最终被暗杀身亡。这主要是因为他
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 B.严重损害了农奴主利益 |
C.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 | D.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 |
列宁指出“1861年诞生了1905年,它的真正含义是
A.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 |
B.18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年革命的根源 |
C.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 |
D.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产生的 |
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B.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