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把儒家学说中的“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相结合,指出当时中国正处于升平盛世即君主立宪阶段。他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 B.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依据
C.纠正传统儒学的不足 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① 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② 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③ 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④“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生活中处处包含着历史。在山东某旅游点,导游在一处为“杏亭”的景点讲解:“春秋时期,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你联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来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C.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as well.”这句话反映的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著作?

A.Kong Qiu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点是:

A.认为教育可以兴国 B.具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C.重视民意 D.认为统一是民心之所向

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 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② 奠定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③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④ 是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反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