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
民国19年国民政府的《民法》规定:“...夫妻两愿离婚者,得自行离婚,以书面为之,并应有二人以上证人签名,夫妻一方提出离婚,得向法院请求离婚。”这说明当时()
A.男女双方自主决定是否结婚 | B.婚姻形式必须是一夫一妻制 |
C.男女双方结婚年龄需要限制 | D.合法婚姻须经过一定的程序 |
据统计,1978年,我国总就业人员为40152万人,农业就业人员28318万人,占70.5%;第二产业就业人员6945万人,占17.3%;第三产业就业人员4890万人,占12.2%。据此可知()
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作用明显 |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力的解决了当时的就业困境 |
C.此时的我国就业结构还是农业国家的就业结构 |
D.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了市场经济体制 |
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周期为50年左右的景气与萧条交替的长期波动。阅读下表,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经济地位造成较大冲击 |
B.周期②到周期⑤反映了世界金融中心的转移 |
C.罗斯福新政对挽救美国的经济地位作用有限 |
D.信息技术革命让周期⑤成为了“美国世纪” |
1688年政变后资产阶级不但将上院保存下来,而且赋予它在国会中相当大的权力。上院可以否决下院所通过的法案,其议员也不像美国的参议员那样由各州的州议会分别选出,而是由国王在大贵族和国教高级僧侣中任命。这表明当时()
A.英国统治阶级内部的裙带关系愈演愈烈 |
B.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造成了许多社会弊端 |
C.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
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不流血的革命 |
下表为前苏联的解密资料,由此可知()
A.苏联农民对苏共严重不满 | B.苏联农业集体化进程过快 |
C.苏联重新恢复了余粮收集制 | D.苏共经济体制改革困难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