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 B.扩大了统治基础 |
|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 D.实现了选贤任能 |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
| A.夏朝 | B.秦朝 | C.汉朝 | D.唐朝 |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B.宗法制和郡县制 |
| C.分封制和皇帝制 | D.世袭制和行省制 |
“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宗法制。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 B.大、小宗的身份是一成不变的 |
| 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 D.等级森严,大宗对小宗有统辖权 |
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具有()
①君臣关系 ②大宗与小宗的关系③等级从属关系 ④兄终弟及的关系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 B.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
|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 D.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